11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主办、银河8366cc承办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硕博论坛成功举办。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日本福冈国际大学、韩国庆北大学等国内外13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65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就文学地理学、文学地理与文化景观等方面话题展开研讨。
活动开幕式在成均楼B301会议室举行,副校长赵邦屯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人文学科专业发展成效和河洛文化研究特色,并指出,中国文学地理学作为新兴的学科,涉及到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作品的历史地理空间、文学接受的区域性、以及文学景观等诸多方面。洛阳位于河洛地区的核心,保留了大量的文学地理与文化遗迹,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七届硕博论坛在洛阳召开,是历史的召唤,也是专家学者的期待,学校将尽力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会议服务,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校内外专家的沟通交流,共谋文学地理学科发展。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教授、副会长陶礼天教授、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海村惟一教授、韩国庆北大学图书馆馆长郑羽洛教授先后致辞,对本次大会在洛阳师范学院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在专家研讨环节,研究古代文学地理的专家分别立足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文本并结合田野考察情况,就湖北唐诗之路、汉唐丝路、初唐岭南贬谪行旅诗、长三角“唐诗之路”、宋代梁平景观诗等文学地理课题,深入分析与解读文学作品中的诸多地理元素与文本生成模式;研究近现代文学地理的专家分别探讨了近年来中国河流小说创作、陇东革命歌谣、青藏高原藏族文学地理书写、抗战时期黄河文学等命题,运用文学地理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文本细读与理论阐释;研究外国文学地理的专家围绕美国知名作家的地理分布、曼德尔施塔姆的海洋抒写、夏目漱石城市书写、路易丝·厄德里克小说的景观书写等课题,多角度对作品进行了充分讨论;研究文学地理理论的专家分别提出微地理、地理的文学哲学以及地气、地缘、空间文体学、文学景观的“地象”与“心象”等概念,与参会代表进行了热烈讨论。
据悉,本届年会除主体单元,还举办了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交流机会的“硕博论坛”单元。硕博论坛共收到140余篇相关论文,其数量为历届年会之最。论坛共设三个会场,持续五个阶段,前后共计有700余人次参与研讨。
本次活动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内学术资源,主办的一次具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高级别学术会议,将对银河8366cc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起到推动作用。